• 台北會計師事務所
  • 日商公司登記會計
SKIP 點此直接進入

創業資金怎麼準備?專家建議:不只看金額,更要懂配置

首頁 > 最新消息 > 創業資金怎麼準備?專家建議:不只看金額,更要懂配置

創業資金怎麼準備?專家建議:不只看金額,更要懂配置

【台北報導】想創業,該準備多少資金?根據《食力》2023年「你想自己創業當老闆嗎?食創家創業大調查」顯示,21.5%受訪者認為至少要準備101至300萬元才能啟動。然而,專家提醒,資金規模固然重要,但更關鍵的是如何規劃與運用。
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主任委員謝戎峰指出,創業前要先評估「產品、人才、市場」三大面向,包括產品距離商業化的時間與成本、團隊需要的人才條件,以及市場區隔與飽和度。不同產業類別、商業模式,對資金需求的標準自然也不一樣。他強調:「錢就是企業的血,不能讓金流中斷!」
資金配置上,社團法人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總顧問李培芬提出「631黃金比率」:假設準備200萬元,6成用於開業成本(啟動金)、3成留作週轉金,1成為風險準備金。她提醒,若第一年就把錢花光,代表資金結構有問題,應透過配置來分散風險。
天帷企管顧問創辦人林剛羽則把企業視為「有機成長體」。他建議餐飲創業者,不應只規劃一家店,而是至少準備開三家的資金,並將投資回收期控制在30個月內,以降低市場流行性的風險。「如果回收期拖到三年以上,失敗風險會大幅增加。」林剛羽提醒。
至於資金來源,《食力》調查發現,高達八成創業者以個人儲蓄為主,另有三成選擇銀行貸款或親友投資。業界常用「3F」概念,指 Family(家人)、Friend(朋友)、Fool(傻子),是初期願意支持創業的重要對象。不過,與40年前相比,現今創業者能透過政府貸款與補助取得資金,門檻相對降低。
謝戎峰補充,政府提供「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」等多元資源,對於百萬元以下的小額貸款更採取「從優、從簡、從速」原則。他提醒創業者,除了籌錢,更要確保資金使用得當,才能讓企業長久經營。
食農餐飲科技創投「扶田資本」創辦人陳瑞弦則指出,新創公司與傳統創業不同,具備高成長性與技術研發需求,吸引投資人的關鍵在於能否解決產業痛點。他提醒,創業資金來源固然多元,但創業者不能因此迷失方向,「不要為了找錢而找錢,資金應該符合事業發展的本質。」
專家一致建議,創業不僅要計算需要多少資金,更要理解如何分配、回收,以及找到理念契合的投資人。唯有掌握資金運作的節奏,創業之路才能走得更穩健。
參考資源: https://www.foodnext.net/news/newstrack/paper/6611071361

店家諮詢電話 0227151669